摆在闹剧池鱼立法顿的恐遭府停即,加密政治政之殃华盛货币
眼看着美国联邦政府又要上演"关门大吉"的戏码,这次恐怕要连累加密货币行业的重要法案了。说实话,这些年我们见惯了美国政坛的党派之争,但每次看到关系到经济发展的关键立法被政治博弈耽误,还是忍不住要摇头叹息。 华盛顿内部人士都在议论,这次政府停摆的可能性相当大。区块链协会的Ron Hammond直言不讳地表示:"随着国会两院各自为政,政府关门几乎已成定局。"这话说得一点都不夸张——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和民主党主导的参议院就像两辆朝相反方向行驶的列车。 最让人头疼的是,那些本来有望在近期表决的加密监管法案很可能因此被束之高阁。说实话,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早就注意到华盛顿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现在好不容易有几项重要法案——包括市场结构监管和稳定币法案——快要走到投票环节,却又遇上这种政治风波。 SEC那边倒是早有准备。他们的发言人告诉我,一旦政府停摆,SEC就会启动应急预案——暂停大部分诉讼和新产品审批工作。这让我想起2018-2019年那次长达35天的停摆,当时SEC的工作人员都只能处理最紧急的事务。 说实话,我对SEC这种"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做法颇有微词。他们总是把加密货币视为洪水猛兽,却忽视了技术创新带来的机遇。就拿Coinbase和Celsius那档子事来说,SEC的反对理由实在有些牵强——Coinbase好歹是美国上市公司,总比那些来路不明的平台靠谱吧? 有趣的是,尽管华盛顿乱成一锅粥,加密货币市场却表现得相当淡定。BTC、ETH等主流币种价格波动都不大,XRP甚至还逆势上涨了1.21%。这说明市场已经学会了在政治不确定性中寻找平衡。 不过话说回来,这也许是因为投资者们都忙着关注美联储的报告去了。这份关于代币化的研究报告确实值得玩味——美联储承认代币化的好处,却又担心它会成为金融风险的传导渠道。这种既期待又害怕的矛盾心理,简直就像是家长看着孩子学骑自行车。 说到创新,最近有几条消息特别吸引我眼球: 首先,Grayscale的品牌焕新很有意思。他们显然是想摆脱"比特币信托"的单一形象,向综合性加密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这也难怪,现在的投资者胃口越来越大,单一的BTC产品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其次,BAYC可能要和日本潮牌BAPE合作的消息让我忍俊不禁。NFT圈子和时尚界的跨界越来越频繁,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会儿加密货币还被视为"极客玩具"的日子。 最让我意外的是《我的世界》禁止比特币奖励服务器的决定。Notch的支持表态更是令人唏嘘,这位曾经的独立游戏开发者如今已经完全站在了Web3的对立面。 展望未来,Bernstein的分析师们对现货比特币ETF获批持乐观态度。我个人觉得2024年初确实是个不错的窗口期——毕竟SEC已经拖了这么久,也该给个交代了。 矿工们的转型也很有意思。Anthony Power说的没错,聪明的矿工已经开始布局多元化收入了。毕竟比特币减半在即,光靠挖BTC吃饭的日子确实不太稳当。 说实话,看完欧洲和美国在加密监管上的差异,我不得不感慨:MiCA框架确实让欧洲走在了前面。美国这边还在为政府停摆扯皮,欧盟已经在为2024年的新规做准备了。 总之,华盛顿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但加密货币行业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或许这就是区块链的魅力所在——无论政治环境如何变化,技术进步的齿轮始终向前转动。政治僵局中的加密法案
SEC的备用方案
加密货币市场表现
行业新动态
未来展望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股票代币化:传统金融与Web3的完美邂逅
- 加密货币繁荣背后的环境代价:联合国敲响警钟
- 以太坊1800关键位争夺战:多空博弈下的交易机会
- LINK价格即将迎来关键一战:12美元关口能否顺利突破?
- Zebec生态AMA深度解读:Nautilus如何重塑支付未来
- 金融科技十年磨一剑:香港精英论坛点燃创新火花
- DePIN:一场正在改变世界的资源革命
- 比特币空单精准狙击!520点利润轻松收入囊中
- 一个估值5000万美金的Web3操作系统,凭什么让IDG和红杉争相投资?
- DeFi双雄对决:Maker与Frax的终极较量,谁能笑到最后?
- 当苏州园林遇上注册制:从武侠故事看懂资本市场的重大变革
- 区块链翻译官:揭秘GMP如何打通价值孤岛
- 比特币牛市警报:大户悄悄撤退,散户还在往里冲?
- 比特币又疯了?25%暴涨背后的三大推手与暗藏危机
- FIL币年底真能冲破7美元吗?一位老投资者的深度剖析
- BNB Chain放大招:你的加密资产终于有个安全港湾了
- Canto加入以太坊生态大迁徙 区块链行业格局正悄然重塑
- 加密货币挖矿迎来清凉革命:水冷技术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 柴犬币狂欢:当市场热情遇上代币销毁狂潮
- 美国Web3监管观察:寒冬中的暖阳?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