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讲 > 星之选址新加坡还东方企业加密港争货币双子是香

星之选址新加坡还东方企业加密港争货币双子是香

2025-09-14 15:50:48 [要闻] 来源:智能链财

作为一个常年关注亚洲金融市场的老兵,我最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对加密企业来说,新加坡和香港到底哪个更合适?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金融双城的世纪对决

在亚洲金融版图上,新加坡和香港就像一对相爱相杀的双胞胎。记得去年参加某区块链峰会时,两个城市的招商代表差点在现场"打起来"——当然,是商业竞争的那种"打"。

从最新数据来看,新加坡在金融中心排名上以1分优势领先香港,这让我想起2018年香港还领先新加坡5分的场景。短短几年,局势就发生了微妙变化。

传统vs创新:两种不同的气质

香港就像一位西装革履的银行家,在传统金融领域有着无可争议的优势。去年上半年,港交所的交易量是新交所的17倍,这个数字让所有金融从业者都印象深刻。

而新加坡更像是穿着连帽衫的极客,在创新金融领域频频发力。记得去年一个新加坡DeFi项目的创始人对我说:"在新加坡,你能感受到监管机构是真的想搞懂区块链技术,而不是单纯地防着它。"

税收政策的"暗战"

谈到企业最关心的税务问题,两地玩法截然不同。香港像是精打细算的会计,坚持"只收该收的钱"——仅对来源于香港的收入征税。而新加坡则像个海纳百川的商人,采用属地原则征税。

有趣的是,去年我认识的一家加密交易所,在两地都设置了办公室。他们把技术研发放在新加坡,享受研发支出300%的税务减免;而把面向中国市场的业务放在香港,利用16.5%的低税率。

监管态度的温度差

在监管方面,新加坡明显走得更快一步。他们的《支付服务法案》把加密业务分成三类发牌,这让我想起去年在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一位MAS官员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不求跑得最快,但求看得最清。"

相比之下,香港的监管更倾向于"先规范再发展"。去年年底出台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让不少从业者感叹"监管的靴子终于落地了"。

企业该如何选择?

从我接触的案例来看,传统的加密挖矿企业更青睐香港,而DeFi和NFT项目则偏爱新加坡。这让我想起去年一个有趣的场景:在香港中环的咖啡馆里,经常能听到人们讨论股票;而在新加坡的金融区,人们聊得更多的是Web3.0。

说到底,选址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我见过不少聪明的企业采取"双总部"策略。就像一位资深投资人说的:"在加密世界的东方版图上,新加坡和香港就像太极的阴阳两面,缺一不可。"

下一期,我将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加密企业在两地的具体落地策略。毕竟,在这个快速变化的行业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比盲目追随潮流重要得多。

(责任编辑:投资)

推荐文章
  • 现实资产数字化的核心密码:当应用遇见数据

    现实资产数字化的核心密码:当应用遇见数据 作为一名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正在见证一场前所未有的资产革命。这场革命的本质其实很简单:把现实世界中那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变成手机里能操作的APP和电脑里能流动的数据。拆解RWA的三重身份想象一下,你现在可以把一栋写字楼、一幅名画,甚至是一家公司的知识产权,都装进手机APP里随时交易。这就是RWA(现实世界资产数字化)的魅力所在。但要实现这个愿景,需要三个... ...[详细]
  • 10月5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如何在震荡市中把握机会?

    10月5日数字货币合约交易指南:如何在震荡市中把握机会? 昨晚的市场表现完全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既没有突破性的上涨,也没有意外的暴跌,行情就像在走钢丝一样维持着区间波动。说实话,这种行情对于短线交易者来说反而是最好的机会。我们昨天在ETH现价1637果断做多,止盈设在1655,BTC则是在27370进场,27750止盈,相信跟上操作的朋友都收获了不错的利润。这周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所有策略都完美止盈,没有一单止损,这种节奏感简直让人神清气爽!BTC合约:警惕... ...[详细]
  • 区块链数据分析:我用14年从业经验告诉你这些趋势不容错过

    区块链数据分析:我用14年从业经验告诉你这些趋势不容错过 记得2009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当比特币白皮书首次出现在密码学邮件列表时,谁能想到这个"数字黄金"的实验会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14年过去了,我亲眼目睹了这个行业从当初的极客玩具,变成了如今价值数万亿美元的庞然大物。区块链数据的"三重境界"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发现区块链数据分析就像剥洋葱一样,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首先是宏观层面,就像站在山顶俯瞰整个区块链世界。我经常会打开Dune Analytics... ...[详细]
  • 平台币投资指南:熊市中的价值洼地

    平台币投资指南:熊市中的价值洼地 市场低迷时,聪明的投资者反而睁大了眼睛。最近OKB创纪录的回购销毁事件,让我这个老韭菜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平台币这个特殊的投资品类。9月18日,OKX宣布当季销毁了价值2.55亿美元的OKB,这个数字简直让我眼红!平台币的"双轮驱动"价值逻辑作为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者,我总结平台币的价值主要靠两个轮子驱动:一是交易所的盈利能力,二是未来发展空间。前者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后者则是油箱容量。记得2017... ...[详细]
  • 加密世界的十字路口:原生玩家与跨界新贵的生存法则

    加密世界的十字路口:原生玩家与跨界新贵的生存法则 2025年的金融版图已经悄然改写,加密货币终于摘掉了"地下经济"的帽子。还记得当年那些对监管忧心忡忡的日子吗?现在《GENIUS法案》就像一道曙光,让稳定币摆脱了灰色地带。有趣的是,就在传统金融机构姗姗来迟地拥抱加密技术时,我们这些老玩家却开始面临一个甜蜜的烦恼——是该继续服务加密极客,还是转向更广阔的天地?加密原生的生存法则:伺候好那些"疯子"说实话,我这辈子见过的加密老炮儿都是些"疯子"。他们... ...[详细]
  • Base链生态全攻略:普通人如何抓住这个早期红利?

    Base链生态全攻略:普通人如何抓住这个早期红利?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Base链的数据时,既兴奋又犹豫。兴奋的是,这个背靠Coinbase的新公链,区区几个月时间TVL就冲破了5亿美元大关;犹豫的是,除了一两个头部项目,其他应用的资金规模还停留在千万级别,这到底是机会还是陷阱?官方背书项目现状追踪Base生态基金会首批投资的六个项目,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以太坊DeFi早期。现在入局Base,就像当年在Uniswap刚上线时参与流动性挖矿一样充... ...[详细]
  • Cartesi生态迎来里程碑:Honeypot安全挑战赛正式上线

    Cartesi生态迎来里程碑:Honeypot安全挑战赛正式上线 还记得那个能让开发者用Linux系统开发DApp的项目Cartesi吗?它终于在主网上线了首个重磅应用!9月26日纽约时间,Cartesi团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攻防战"——Honeypot挑战DApp正式启动。说实话,这种把安全测试做成游戏的方式,还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一场价值26万美元的"黑客游戏"Honeypot的设计理念相当有趣:它就像一个装满CTSI代币(目前价值约26.5万美...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假突破背后暗藏的危机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假突破背后暗藏的危机 最近的市场走势真是让人捏把汗啊,特别是比特币那过山车般的表现。从26000美元附近启动的这波行情,一路高歌猛进,中间连个像样的调整都没有。作为老韭菜,我太清楚这种急速拉升意味着什么了——大量获利盘随时准备跑路。比特币:28000成关键分水岭昨天盯盘的时候,大饼两次试图冲击28000的关口都没能站稳,最高摸到29000就蔫了。这种走势太典型了,就像个气球,吹得越高,爆得越狠。从技术面来看,28000... ...[详细]
  • 加密世界的刺头:Coinbase为何敢与SEC硬碰硬?

    加密世界的刺头:Coinbase为何敢与SEC硬碰硬? 这两天刷财经新闻,Coinbase和SEC的"神仙打架"又上了头条。说实话,看着这家加密交易所一次次把监管机构告上法庭,作为行业观察者,我都不禁要为他们捏把汗。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数字资产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吗?一场蓄谋已久的"起义"记得去年8月,Coinbase突然高调宣布要搞一个14个月的"挺加密货币"运动。我当时就觉得这事不简单——这不就是要公开叫板SEC吗?他们明摆着要发动群众,用民意压力逼... ...[详细]
  • MakerDAO的另类选择:为何不走寻常路?

    MakerDAO的另类选择:为何不走寻常路?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DeFi发展的观察者,MakerDAO最近的动向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就在大家以为他们的"Newchain"计划已经搁浅时,Spark Protocol突然宣布与Gnosis Chain合作。这事儿说来有趣,就像是一部漫长的商业连续剧突然来了个神转折。Gnosis Chain:备胎逆袭的故事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时,不禁莞尔。Gnosis Chain在业内一直是个小透明般的存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