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活动 > 融骗慈善塌记的帝亿金誉发起底局大国崩张和他

融骗慈善塌记的帝亿金誉发起底局大国崩张和他

2025-10-01 06:50:38 [查询] 来源:智能链财

你们听说过MBI这个传销帝国吗?说实话,从业这么多年,这个案子还是让我特别震惊。张誉发这个人啊,简直是把传销玩出了新高度,十年间坑了两百多万中国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亿!现在这位"传销教父"还在泰国吃牢饭,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一个骗子的"创业"之路

说起张誉发的发家史,简直就是一部诈骗教科书。08年开咖啡店,09年搞圆梦集团,12年开始玩MBI虚拟货币。你发现没?他的"创业"轨迹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越玩越大。最绝的是,他还知道给自己包装,时不时搞点慈善活动,请些社会名流站台,把公司弄得跟国际大企业似的。

记得有个案例特别典型。我认识的一位退休教师,把全部养老钱30万投进去,就冲着他们宣传的"稳赚不赔"。结果呢?现在天天在维权群里哭诉,连去泰国的机票钱都凑不齐。这样的情况太多了,想想都心酸。

骗局背后的"成功学"

要说张誉发为什么能骗到这么多人,他确实把心理学玩明白了。首先抓住了人性的弱点——贪婪。动不动就承诺30%、50%的高回报,谁听了不心动?再加上他搞的那套"虚拟货币"概念,听起来够新潮够专业,让普通人云里雾里就上当了。

最讽刺的是,明明是个传销团伙,却把自己包装得特别高大上。我在网上看过他们的宣传视频,又是慈善晚宴又是国际论坛,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跨国企业呢!这种精心设计的形象包装,说实话连很多专业人士一开始都被唬住了。

庞氏骗局的经典套路

说到底,MBI玩的还是"拆东墙补西墙"的老把戏。用后来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人分红,制造赚钱的假象。这种模式注定要崩盘,因为会员发展总有天花板。就像是一个不断膨胀的气球,总有一天会"砰"的一声炸掉。

有意思的是,张誉发在泰国落网的原因特别搞笑。这家伙躲到泰国当和尚还不够,居然重操旧业继续骗人,结果被泰国警方一锅端。这让我想起一句话:骗子终究骗不过自己。你说他要是老老实实当和尚,说不定还能多逍遥几年呢!

给投资者的忠告

这个案子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就是:天上不会掉馅饼!现在市面上各种"高回报"项目满天飞,我劝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记住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凡是承诺稳赚不赔的,十有八九都是骗局。

作为金融行业的老兵,我建议大家投资前做好三件事:查资质、问专业人士、控制投入比例。千万别像MBI的那些受害者一样,把全部身家都押进去。毕竟,赚钱不容易,守住钱更不容易。

最后想说,虽然张誉发落网了,但类似的骗局还在不断变异。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如果你有投资方面的疑问,欢迎随时交流探讨。记住,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里,保持清醒比什么都重要。

(责任编辑:精讲)

推荐文章
  • Arbitrum的突围战:Layer2赛道老大如何应对群雄逐鹿?

    Arbitrum的突围战:Layer2赛道老大如何应对群雄逐鹿? 说实话,今年以太坊Layer2的发展速度让我这个行业老鸟都感到惊讶。就像当年公链大战重现江湖,各路豪强纷纷涌入这个赛道。而Arbitrum作为Optimistic Rollup领域的"老大哥",在今年2月空投活动后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最近我有幸和Offchain Labs亚太区负责人Nina、工程师Jason,以及Arbitrum基金会中文社区负责人Shin进行了深度交流,听听他们如何看待这场愈演... ...[详细]
  • Web3时代的权力游戏:当去中心化变成另一种集权

    Web3时代的权力游戏:当去中心化变成另一种集权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世界的经济学者,我不得不说,当前的Web3发展轨迹正在上演一出颇具讽刺意味的权力转移剧码。Vitalik Buterin等人的真知灼见让我意识到,我们可能正在重蹈传统金融体系的覆辙,只是换了一套看似民主的外衣。去中心化的美好幻象与现实困境记得去年和一位区块链项目创始人的深夜长谈,他苦笑着说:"我们以为把权力交给社区就能实现理想国,结果发现社区决策比公司董事会扯皮还严重。"这番话... ...[详细]
  • 区块链行业的新宠:那些被巨头相中的潜力币种

    区块链行业的新宠:那些被巨头相中的潜力币种 说实话,每次牛市来临前,我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特别是看到那些已经被行业巨头悄悄布局的山寨币,总让我想起十年前错过比特币时的遗憾。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项目。现实世界的区块链应用正在爆发记得去年和一位华尔街老友聊天时,他说:"现在看区块链项目,得看它线下有多少人在用。"这话让我茅塞顿开。你看看Polygon($MATIC)的合作伙伴名单,从迪士尼到星巴克,简直就像在浏览福布斯5... ...[详细]
  • 市场反弹昙花一现?我看后市调整概率大

    市场反弹昙花一现?我看后市调整概率大 说真的,最近的行情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昨晚那波暴跌后,比特币和以太坊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突然反弹,价格蹭蹭往上涨。看着K线图上那根大阳线,我差点以为牛市又回来了。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大家:别被这种反弹冲昏了头脑。反弹背后的隐忧比特币最高冲到28450就蔫了,现在又回到了27900附近。以太坊更搞笑,冲到1665就开始泄气,今早直接回落到1640。这种走势就像个没吃饱饭的运动员... ...[详细]
  • 香港稳定币新规解读:这些关键点你可能没想到

    香港稳定币新规解读:这些关键点你可能没想到 最近香港稳定币监管条例正式落地,作为深耕金融科技领域多年的从业者,我发现圈内朋友对法案的理解存在不少偏差。今天我就用大白话帮大家梳理几个关键要点,希望能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哪些行为会踩红线?根据新规第8条,"受规管稳定币活动"就是高压线。这就像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违规操作肯定要负法律责任。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才算是"受规管"呢?监管范围详解条例第5条给出了明确界定:首先,在香港本地发行稳定币肯... ...[详细]
  • CoinW六周年全球之旅:从迪拜两大区块链峰会启航

    CoinW六周年全球之旅:从迪拜两大区块链峰会启航 金秋十月,全球区块链界的焦点正在悄然转移 - 从东南亚的新加坡转向中东明珠迪拜。CoinW作为行业重要参与者,即将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留下精彩印记。中东区块链盛宴:CoinW双线出击10月15-20日,迪拜将迎来两场重量级区块链活动:GITEX科技周和Future Blockchain Summit。CoinW这次可不是来当看客的 - 我们不仅成为GITEX的官方注册赞助商,还精心打造了独特的品牌... ...[详细]
  • 区块链游戏的安全困局:我们该如何守护玩家的数字财富?

    区块链游戏的安全困局:我们该如何守护玩家的数字财富? 作为一名在游戏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不得不说,区块链游戏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兴奋和忧虑。记得去年有个玩家朋友因为私钥丢失,价值近10万美元的游戏装备就这样人间蒸发——这种事情在传统游戏里简直闻所未闻。数字资产的"致命钥匙"想象一下,你在游戏中辛苦打出的稀有装备,就像现实中的房产证一样被数字化存储。但问题是,这个"房产证"的保管方式实在太过原始:一个由字母数字组成的私钥。我见过太多玩家把它... ...[详细]
  • 熊市尾声还是牛市开端?一位老韭菜的深度思考

    熊市尾声还是牛市开端?一位老韭菜的深度思考 最近的币圈实在太安静了,安静得让我这个老韭菜都有点不适应。记得去年这时候,各种群聊里都是热火朝天的讨论,而现在呢?只剩下焦虑和怀疑在空气中飘荡。说实话,这时候最能考验投资者的定力。作为一个经历过三轮牛熊的老玩家,我的建议很简单:囤住比特币。这不是心血来潮的想法,而是基于历史数据和自身经历得出的结论。BTC的周期性简直就像时钟一样精准:创新高→暴跌80%→两年修复→再创新高。不信你翻开K线图看看,这... ...[详细]
  • Friend Tech的生存之道:一场社交金融实验的冷思考

    Friend Tech的生存之道:一场社交金融实验的冷思考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市场的分析师,我不得不说Friend Tech最近的崛起实在令人着迷。记得上周我和团队刚完成一份深度分析报告,如今看来,这个项目带给我们的启示远比想象中更为丰富。爆火背后的五个关键推手每当一个新项目突然蹿红,我们总要追根究底。就Friend Tech而言,我认为这五个因素功不可没:Twitter的深度绑定让社交图景无缝衔接;Privy钱包支持的极简注册流程,让那些连MetaMa... ...[详细]
  • 通胀幽灵重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意味着什么

    通胀幽灵重现?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意味着什么 说实话,最近看着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我这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金融人都不禁感慨:历史真是个轮回。还记得我刚入行时,前辈们讲述20世纪70年代大通胀的故事,没想到现在竟要亲眼见证类似场景的重演。历史在重演:三大通胀因素卷土重来1970年代那场持续十年的滞胀噩梦,主要由三大因素驱动:强势工会推高劳动力成本、中东战争引发能源危机、美联储货币政策失误。而现在,这三只"黑天鹅"似乎又盘旋在... ...[详细]